HI,下午好,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公益非盈利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62-306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压力其实是我们在充当信息释放方时以及由接收方要转为释放方身份时的压力

2019-10-08

问题的解决

仔细回想一下便知,压力其实是我们在充当信息释放方时以及由接收方要转为释放方身份时的压力。当我们完全是个信息接收者时没有任何压力。举个特别的例子,面对我们收到的少量赞,作为信息接受者,我们只是沮丧,而一想到这个信息会被其他朋友看到时(此时身份已转化成为了信息释放方),产生的是一种压力感。

压力感是一种让人想要收缩、想要回避的感觉。这也正好印证了压力感是作为信息释放方时才有的感觉,信息释放本身是一个要扩张的状态。压力感并不是斟酌半天的复杂感,而是最终决定不发的感。压力感虽然是负面感受,但它同样是对我们有利的感受。产生压力是在让我们主动不要释放信息,因为这将对自己有损。

解决压力感的方向自然明晰了:要偏向信息释放方的利益。

回到题目,我们也需要一定的社交压力。因为我们同时也是信息接收方,如果过于偏向释放方,就会发生信息接收方变少的情况。要平衡两者的利益冲突,至于信息释放次数与信息接收次数达到多少比例为妙,本人暂不知。

趁着热劲,不如更深一步,想一想社交行为更本质的东西:

01 寻找社交本质

(1)社交过程是什么过程

社交双方有两个主要角度特性:各自价值高低、关系亲疏程度。前者双方不必然同步;后者双方必然同步。排列组合后有不同的社交特性。

我认为社交是从这两个角度出发,以利益转移为最终目的而进行的探知、维系、准备、进行、回应等等的行为。

一种社交行为是为之后的利益转移做准备。一种社交行为是利益转移本身。熟人社交下很多情况后者往往属于前者。

(2)社交起源

远古时期是持续特别长时间的群居部落生活形式。主要特点是部落等级制,以及合作竞争关系。(知识限制,本节暂无法展开)

(3)当下社会形态

人早已摆脱物理世界的环境影响,人是生活在社会中,文化信息中。且社会形态也在不断变化。当前社会与以往相比显著变化以及未来趋势我认为是:不断的更换部落,一个人参与很多的部落,因为生存问题渐渐没有难度而走向个人主义。文化需求日益提升,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与落后的文化供给之间的矛盾。

(4)线下社交场所与线上社交场所的对比

人:线下人们是较长期在一起共事生活的,通常最多4,5个人参与一次社交;线上除了线下的迁移,还有其他一些人,动辄10多人参与一个社交活动(即便是只看)。

信息:线下很多时候交流是自然的,被动产生的,实时的;线上很多情况是没事找事互动的。

情绪:线下的情绪展现特别丰富,人们能轻易自然的释放和接收到丰富的情绪;线上要付出精力展示情绪,且不充分。

(5)本大节总结

由于知识限制,本大节的每一小节都无法进行充分展开。

——要从超越时空的本质分析;从人类源头到现在到未来的社会形态变动,以及随之发生的交往形式变动等等。针对每一个小领域的社交,还要具体观察每一个小领域。

02 展望未来

线上社交难做的原因是因为线上与线下环境先天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线上社交是一种新型方式。不同的app又有着各自的与线下社交的不同点,而人们那属于本能的数不胜数的行为习惯依然是适合于线下社交形态的,虽然线上社交有跨越地理与时间的巨大便利,但面对环境突然的剧烈变动,依然是出现了很多难以适从的意外感觉。

在未来,有巨大改变的肯定不是人的本能习惯,而是线上的环境构造。

相关推荐